近日,地處山區的龍巖市興起了一股談教育議教育的“旋風”,緣由是龍巖市委市政府出臺了《龍巖市實施“教育強市”戰略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》。此份“干貨”滿滿的重磅文件用27條措施直面山城教育的“好與壞”,通過制度的形式“揚長避短”解決實際問題,激發出教育的內生動力。
9月28日,《若干措施》在龍巖市全市教育發展大會印發。“辦好教育是一份情懷,更是一份責任!”龍巖市委書記余紅勝在會上向各級有關部門提出要求。
27條措施立足龍巖市實際,涵蓋深化教育優質發展機制、拓寬教育人才引進渠道等10個方面,每一條舉措都直面問題,補短板、強弱項,每一條舉措都接地氣、有價值、可操作。
27條措施突出重視教育,把教育作為“一號民生工程”來抓,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“兩個只增不減”;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,建立黨政“一把手”掛帥、黨委分管領導統籌協調、政府分管領導具體抓落實的教育工作推進機制和市、縣領導班子成員掛鉤聯系學校制度,破解學校、教師見領導難、辦事難等難題。突出激勵教師,落實公辦中小學校教師工資收入與公務員工資收入長效聯動機制,將教師基礎績效獎按不低于當地公務員財政保障水平安排,且教師年度考核獎的財政保障比例高于公務員10%,僅今年市縣兩級直接投向教師隊伍的財政資金將增加3.38億元;落實好市內乘坐城市公交免費、國有A級景區首道門票免費等優待政策,加強人文關懷和組織關愛,從小事入手,讓教師有更多獲得感。突出教育改革,推行“總校制”辦學,推動資源整合、力量下沉,提升義務教育整體水平;深化名校帶動工程,通過以強帶弱、以城帶鄉、以老帶新,進一步破解“跨片擇校熱”和城鄉、校際之間優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等問題;建立“教師編制池”,解決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。
“《若干措施》的出臺提振了我們家長的信心。”龍巖一中錦山學校九年級學生家長鄧麗錦說。“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27條措施,為我們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。”龍巖市溪南小學副校長李瑋娟表示,將堅持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,推進教育多樣化、特色和優質發展。
龍巖市委市政府還要求各級黨政領導要懂教育、愛教育、用心抓教育,常問教育事、常進學校門、常交老師友,解決老師“見領導難、辦事難、婚戀難”等問題,牢固樹立“教育是最大的民生,也是最大的民心”“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”“要像抓經濟一樣抓教育”“辦好教育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”的理念,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教育。